仙峰寺
地理位置: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仙峰岩下
占地面积:4450平米
【历史沿革】
仙峰寺,位于四川峨眉山仙峰岩下,原名慈延寺,海拔1725米,门迎华严顶;该寺初创于元代至元十八年(公元1281年),初为一小庵;明代初,该寺建有专门存放明神宗御赐大藏经的藏经楼,万历四十年(公元1612年)本炯禅师扩建为大寺,名“仙峰禅林”;明崇祯十六年(公元1643年)毁于火灾,清乾隆四十四年(公元1779年),泰安、玉升和尚再度重建,名“仙峰寺”并沿用至今。
四川仙峰寺
仙峰寺,古名慈延寺、仙峰禅院,海拔为1752米,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,宋、元时为小庙,明万历年间本炯和尚扩建并改名仙峰寺,后毁于火,现建筑物为清乾隆时由泰安和尚重建的。
寺院格局
寺前古木参天,茂密浓郁,寺后长寿岩高插入云;迎面华严顶宛如翠玉屏风,时有朵朵白云飘绕,恰似一幅爽心悦目的山水画。寺后菁竹林中有一古洞,相传轩辕皇帝曾在此遇见九皇仙人,故名九老洞;九老洞一带盛产世界稀有的珙桐,春末夏初,繁花似锦。仙峰寺内有财神殿(供道教赵公明神像)、大雄殿、舍利殿(供铜质舍利塔);寺前有九莲池,建于清末,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重修,当初主要用来储备饮用和防火用水,现作应急和消防,四周石栏上有许多文字题刻。
2003年,新修了山门(石牌坊),整修完了地坝,使之旧貌焕然;寺周猴群出没,活动于丛林之中,游人过时,常拦路讨食。
寺院建筑
仙峰寺第一殿原为财神殿,后改供弥勒菩萨,称弥勒殿。现又改为财神殿。匾额“仙峰禅林”。有联语“问九老何处飞来,一片 碧云天影静;悟三乘遥空望去,四山明月佛光多”等。殿堂内左壁悬挂木屏四扇,简述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传说。第二殿是大雄殿,中供奉释迦牟尼佛,两旁十八罗汉,背面供奉阿弥陀佛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地藏王菩萨、观世音菩萨、日光遍照菩萨、月光遍照菩萨,全为脱纱佛像。内有一联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峰头外布些慈云,常庇琉璃世界;愿人出孽海迷津,名场利薮,洞口前撑来宝筏,普渡亿万生灵”。
第三殿是舍利殿,供奉汉白玉雕刻的药师佛像。有舍利铜塔,六方七层,高3.6米,通体敷金,金光闪闪。
1904年、1906、1910年,上海龙华寺僧清福三次经越南、泰国、新加坡、印度、锡兰(斯里南卡)取回佛骨舍利15枚、贝叶经3卷、玉佛五尊。后以舍利3枚、贝叶经2卷留赠仙峰寺,寺僧海岸、海良特建造舍利殿存放,“经舍”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毁,现舍利殿重建于解放初期。